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0110492355985939/
首发2024-03-2509:42·TT_风中细雨近日,在上海某驾校,一位女性学员在练习驾驶过程中,被教练以“死鬼”这样的侮辱性词汇辱骂。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公共场所的言语暴力,更在于它触及了公众对于尊重、平等与正确教育方式的底线。图片来源于网络教练作为驾驶技能的传授者,其言行举止不仅关乎学员的学习体验,更是塑造学员安全驾驶理念、培养良好驾驶习惯的关键角色。然而,事件中的教练以“死鬼”这样极具侮辱性的词汇对待女学员,无疑是对职业素养的践踏,对教学伦理的背离。如此粗鄙的言语攻击,非但无助于提升学员的驾驶技能,反而可能引发学员心理压力增大、自信心受挫,甚至对学车产生抵触情绪,与驾校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图片来源于网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技术不熟练本是常态,需要教练耐心指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其克服。教练以学员驾驶技术不熟练为由,施以言语暴力,实则是对学员人格尊严的践踏,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尊重个体差异,以人为本。驾校教育不应仅仅是技能的灌输,更应是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教育环境的构建,让每一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图片来源于网络女子练车被教练骂“死鬼”事件,敲响了驾校教育改革的警钟。驾校行业应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反思与整改。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驾校和教练的监管,确保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学员权益。唯有如此,驾校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其教书育人的本质,助力每一位学员安全、自信地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