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首次“认识死亡”,撕开大众深处伤疤生命无法承担之痛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2774394860470811/
首发2024-04-2814:49·张77在中国文化中,死亡确实是一个相对敏感和避讳的话题。这主要源于传统观念、宗教信仰和家族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近日,北京卫视生命缘,《8岁男孩首次“认识死亡”,面对“妈妈即将去世的坏消息”泣不成声》的访谈,让人泪目。这是生命无法承担之痛,就这样让8岁男孩直击,让人心痛。视频上,这8岁的男孩,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的颤抖。在一家医院里,当男孩被告知“妈妈即将离世的坏消息”后,他泣不成声。“要是真的有一天妈妈不在了的话,用什么一样的方式能让你找到那种当时亲到妈妈的感觉?”男孩回答:“什么都代替不了我妈妈。”懂事的他,想让妈妈多活一点,但又不想让妈妈遭罪。当被问到,男孩最喜欢与妈妈的相关方式“能亲到她”。但他自己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没法再亲到这个他最爱的人。
头发花白的爸爸过来摸摸他的头,抱着安慰孩子。这孩子,将和他的爸爸一起走过一段漫长难熬的日子。8岁的他,已学会长大,学会忍住不哭。他读懂了那个爱他的妈妈,读懂了他妈妈的万般不舍。是不是过于残忍了?让一个8岁的孩子去面对他妈妈病情加重的消息,让他“认识死亡”。真的太难了。网友:他都泣不成声了,就别采访了。他才8岁,太残酷了。一个成年人,都没法接受亲人的离开的痛。已是中年,仍然害怕面对一切的死亡。已是老年,想着有一天要离开这些重要的人,难过得睡不着。他即将要面对的是,要和妈妈永别了。如果这是他必须面对的,那让他正确认识吧。他有权利提前知道这个结果,这样,才能好好地与他最爱的人说再见。。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给他安慰和鼓励,谁也帮不上他的忙。
网友们都希望这个孩子能迈过这道坎,将来能幸福,也是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了。
一些关于死亡的读本:
那个真实的故事:我还记得那个很久很久不再联系的男孩。男孩是远方的一个亲戚,家庭生活一般,但阳光帅气。高中时,成绩在全年级一直是排第一、第二名。高二时,他妈妈得病,那时虽然他知道妈妈病了,也知道是不好医治的病。但他完全没想到他妈妈会很快地离开。他妈妈走后,男孩根本无法接受。高二,住宿,学习也紧张,但老师老是会发现男孩常不在座位上。有时是白天,有时是晚自读。有天晚上,下晚修后,宿管发现男孩不在宿舍。那时90年代初,手机还没有普及。当时发动很多人找他,凌晨3点多发现男孩的单车停放在他妈妈埋葬的地方,只见他就这样睡在他妈妈的墓前。一年多,男孩的爸爸再娶妻,男孩更加受不了,高三时,常在晚上去他妈妈的墓前坐着,一哭哭到天亮。后来,读了一所一般的大学校。再后来,听说很少很少再回家。直到现在,听说他不谈女朋友,也没没结婚。多年后,很想再见到那个清秀的男孩,很想再见到那阳光的笑脸,但终不能实现。如果那时,他妈妈没有离开或有更好的心理安慰,相信他一定可以读一所名牌大学。多年后,才读懂“小时候,看到坟墓就会怕,自从你走后就不怕了,因为那里都是别人日夜想念的家人”。写到最后尽管在中国文化中,死亡仍然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正视和讨论死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当下,并为未来做好准备。希望专业的帮助,能让这小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