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趋之若鹜,一碗面炒到400多,该国拟出招应对过度旅游

hafe04a7

时间 2024年5月7日 预览 3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5140338203623973/

首发2024-05-0421:55·红尘净土123213

去哪儿数据显示,2024年5月1日出发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创下历年五一的单日新高;假期多个免签目的地预订量超过2019年三成以上。全球1035个城市有中国旅客预订了酒店,中国旅客集中出游,带动了全球各地消费恢复。


一、日本仍然是中国出境游第一国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信息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日本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第一目的地,其次为泰国和韩国。


5月3日《钱江晚报》报道,日本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早在今年3月入境日本的中国大陆游客有逾45万人,在访客总数中位列第三,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中国大陆游客人数排名第三,但消费力却是最强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人均消费金额为29万3100日元(约合人民币1.37万元),在外国游客中高居榜首。


今年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出现井喷的重要原因是日元大幅贬值,近期,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并刷新了34年以来的新低。人民币兑日元也创下了31年来新高——四年前,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4.6日元,而4月29日最高时可兑换22日元左右。这意味着在日本购物的性价比大幅提升。所以今年中国游客赴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买买买”。


二、赴日旅游十年前抢购马桶盖,现在买什么?


中国游客去日本最愿意购买的商品有:

1、美妆类。包括资生堂、花王、DHC等各类美妆产品。

2.、电子产品

索尼的手机、耳机、PlayStation等。松下的电饭煲、电动牙刷等。任天堂的创新游戏机和设备等。

3、日本零食

明治、乐天、Glico的巧克力、果冻、牛奶、冰淇淋等。

4、日本手工艺品

包括陶器、漆器、纸张、和服、折扇等日本传统工艺品。

5、日本动漫

日本的一大文化现象,包括动画、漫画、游戏、周边等,有很多经典作品和角色,比如龙珠、海贼王等。

6、日本医药

包括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有很多值得信赖的品牌和产品,比如小林制药、乐敦、花王等。

7、日本文具

包括笔、本、贴纸、胶带、文件夹等,如三菱、百乐、可爱的等等。

8、日本茶叶

包括绿茶、红茶、花茶、果茶等,比如抹茶、玄米茶、花草茶等。

9、日本刀具

包括厨刀、剪刀、刀具套装等,都有着很高的锋利度和耐用性。

10、日本玩具

万代的高达模型、变形金刚、奥特曼、龙珠等。东京百货的迪士尼商品、三丽鸥商品、哆啦A梦商品、皮卡丘商品等。智乐的魔方、拼图、积木、立体书等。

11.奢侈品

各种名牌包等等。



三、国人冒着核污染的危险赴日旅游存在较大争议


针对中国大批游客赴日旅游购物,网上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日本核污染严重,海鲜都不能吃了,还去日本旅游,你们是咋想的?”类似这样的疑问在网上不绝于耳。


日前,有网友晒出香飘飘旗下MECO果汁茶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的产品上印有嘲讽核污水排海的标语。从爆料的图文和视频信息上看到,香飘飘旗下品牌MECO果汁茶包装上印有中文和日文的标语,内容包括“无耻”“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没有日本不能没有海洋”“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话语。


之前,国人谴责日本向大海排污的声音还未消退,五一小长假却见大批国人赴日趋之若鹜,这一现象的确发人深思。


四、日本出现过度旅游现象,是如何应对的


正如节假日中国各景区和热门旅游城市出现“过度旅游”现象,日本也早已存在此类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度旅游引发的次生问题。包括游客增多导致当地人被迫改变生活习惯;游客集中引发的特定地点交通拥堵,增加危险因素;以及踩踏、噪音、交通、垃圾等问题,导致“深层次的街区结构改变”。


2003年,日本推出“观光立国”目标,到2022年,日本观光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半导体的第三大出口产业。但是同时,过度旅游的次生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形成了较强的民意。


随即日本在学习世界已有经验,推出了相关政策。


1.实行门票预约制和限流、支持导入多语言能力服务、用技术来应对人力不足的问题。


比如,在预约和限流方面,尝试征收“访问税”。导入多语言能力服务方面,除了推广能实时翻译各国语言的APP外,也于近年开放了零工经济。允许打零工的人,结合自己的爱好,参与到人手短缺的观光旅游业中。另外,一些新技术的支援也在推广当中。京都推出了10人能乘坐的大型租赁车,当地还有企业向市政府捐赠了智能垃圾箱,以改善街头无垃圾桶的状况。智能垃圾箱的特色是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只要感受到内部垃圾增多了就会压缩垃圾。如果垃圾满了,会通过短信通知工作人员前来回收。


2.探讨价格双轨制

随着日元贬值,日本已经成为价格十分便宜的旅游国家。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来日本爆买,助推了物价上涨。比如出现1万日元一碗的拉面,合人民币466元,让本地人也难以接受。


价格双轨制即面向外国游客设定高价,但对本国居民设定较低价格,来保障本国居民生活。不过目前这一建议还存在争议。


3.面向富裕阶层推出医、食、体验型旅游


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美国、欧美、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富裕阶层在日本消费了4.7万亿日元,富裕阶层花的钱相当于普通游客的9倍。这当中,医疗服务消费占到了富裕阶层来日花钱总额的30%。


4.推出高价值旅游服务,从黄金路线分流旅客至地方


日本相关业者认为,欧美游客由于路途遥远,一般会在日本停留一周以上,愿意为住宿、文化、美食支出的部分更大,亚洲游客由于路途较近,时间短,更愿意多次往返,对购物兴趣最大,以前是电子产品,现在则是日本奢侈品。可以针对这两类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选择。比如对愿意深度游日本的游客,提供针对性产品,将人群从城市的公共空间分流至郊区、大自然里,或是定制夜间游等,这类旅游产品统称为“深度体验型旅游”。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