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2770680792334899/
原创2024-03-05 18:30·吾爱分享Lv阅读此文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小孩子们在学校的课间活动逐渐受到限制,甚至只能躲在厕所里社交。这种现象凸显了学校对安全的担忧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然而,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多方合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并确保学生能够拥有一段快乐的童年回忆。
近日,《全国政协之声》报道,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小孩子们桎梏在了教室内,禁止他们进入操场,甚至连课间的走道也是禁止停留。这种过度的限制使得小孩子们只能躲进厕所进行所谓的“厕所社交”。这不仅缺乏童年应有的阳光和开放空间,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上海评剧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此问题。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析原因。首先,学校方面出于安全考虑执行严格的限制措施。李国华指出,学校担心在课间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学校将承担巨大的法律责任。为了保护自己,学校不得不制定一些无奈的规定,比如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不得离开教室。
另一方面,家长的焦虑心态也加剧了这一限制。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限制孩子在课间户外活动能够使他们更加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将孩子们视作“绝对安全”的象征,轻微的皮面伤害也被上纲上线,这使得学校不得不对课间活动进行严密的管理,甚至取消了孩子们应有的自由活动权。
然而,研究表明,课间活动对孩子们的注意力发展和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间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放松身心,避免长时间坐着对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比如肥胖、近视等。此外,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中存在抑郁症的风险超过成年群体,孩子们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可见,课间自由活动既是维护注意力和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保障孩子们快乐童年的必要条件。
为了解救孩子们的童年回忆,我们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方案,确保学生的课间自由活动权得以落实。例如,对长期不执行限制的学校,要明确处罚机制并将课间活动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同时,要严肃处理学校教学生造假等形式主义作风,确保学校真正落实学生课间自由活动。
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学校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规定。最高法和最高检应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学校在尽到教育管理责任后发生意外伤害的相关责任。为了帮助学校合理管控风险,引入校方责任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现在的校方责任险保额较低,责任范围有限,建议教育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保障,以覆盖课间活动的各种可能情况。
最后,家长也应该放松心态,不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教育部门、学校与家长之间需要时刻保持沟通,形成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努力促进安全保障和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不能让孩子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厕所里。为了还给他们课间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权,政府、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方案和政策,确保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之外获得快乐、自由的童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健康、自信和快乐的新一代。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评论
关注@吾爱分享Lv
和您一起看世界。
#头条创作挑战赛##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