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能产品还会涨价吗
储能产品存在进一步涨价的可能性,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
一、上游原材料涨价支撑碳酸锂作为储能电芯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电芯成本。2025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从6万元/吨以下反弹至8万元/吨以上,阶段涨幅超20%,甚至一个月内涨幅达36.9%。这种价格回升为电芯提价提供了直接支撑,尤其是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其报价已普遍上浮0.003~0.01元/Wh,100Ah电芯均价达0.370元/Wh。
二、供需关系持续紧张产能收缩:2024年大量厂商将100Ah产线改造为314Ah专线,导致2025年上半年100Ah电芯有效产能大幅收缩。当需求回升时,供给难以快速跟上,形成阶段性供需缺口。需求爆发:2025年上半年全球户储电芯出货21.5GWh,同比增长101%,预计全年超50GWh;国内储能采招规模达46.1GW/186.7GWh,同比增长243%。海外订单同样火爆,1-6月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供需紧平衡状态贯穿今明两年,为价格上行提供动力。
三、市场情绪与政策推动行业氛围转变:2025年国家多次强调“反低价内卷”,部分厂商通过情绪挺价推动价格上行,行业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注重价值创造。政策刺激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叠加海外补贴政策(如澳洲户储补贴可达372澳元/kWh),进一步刺激了全球储能需求。
四、当前涨价已现端倪户储电芯价格已涨至0.35元/Wh,部分一线厂商新订单价格接近0.4元/Wh;系统集成商已收到电芯厂家涨价通知,幅度至少10%。这些迹象表明,涨价趋势已从上游原材料传导至终端产品。长期趋势:上行压力仍存尽管短期涨价明确,但长期看,本轮碳酸锂价格上涨更可能是锂电产业从“规模领先”到“价值领先”质变过程中的阶段性波动,而非2022年那种飙涨至60万元/吨的重演。不过,在供需紧平衡贯穿今明两年、全球储能景气度持续向上的背景下,储能产品价格仍具备上行压力。
2.EPC最高1.81元/Wh!系统采购均价0.97元/Wh!本周9.4GWh储能招中标项目【储...
本周储能行业动态:1400.65MW/3736MWh招标项目与490.5MW/5640.5MWh中标项目综述。其中,储能系统EPC投标报价区间为1.02元/Wh至1.81元/Wh,锂电池储能系统采购报价区间为0.79元/Wh至1.38元/Wh。共有7个储能中标项目,总规模490.5MW/5640.5MWh,EPC中标价格范围为1.02元/Wh至1.81元/Wh,平均为1.36元/Wh;采购项目4个,规模40.5MW/4140.5MWh,中标单价在0.79元/Wh至1.38元/Wh之间,平均为0.97元/Wh。具体来看,中标项目涉及3个EPC与4个采购项目。EPC中标项目包括:河北瑞风云联数字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0MW/1.2GWh项目、特变电工的50MW/100MWh项目、三峡集团的100MW/200MWh项目。采购项目则包括中国华能的2.5GWh集中控制式、1.5GWh分散式模块化/组串式与100MWh的1C电化学储能系统,以及广州储能集团的40.5MW/40.5MWh项目。此外,本周还发布了9个储能EPC招标项目,总规模为1127.5MW/2690MWh,涉及江苏、宁夏、湖北、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华能集团公开了1个10MW/20MWh EPC储能招标项目,三峡集团发布了一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300MW风电项目升压储能站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7个储能采购招标项目,总规模为273.15MW/1046MWh,涉及青海、山东、甘肃、浙江、江苏等地。包括国家电投的两个储能电站工程,国投电力的6MW/6MWh箱式储能电池系统设备采购,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的10MW/20MWh储能系统采购。
3.储能现在价格2025国轩
2025年国轩高科的储能电池价格大概在0.8-1.2元/Wh区间,具体要看采购量和产品类型。目前行业里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主流报价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国轩作为头部企业价格比较透明。分几个方面说下现状
1. 电芯成本:2025年磷酸铁锂电芯成本已经降到0.5元/Wh左右,比2020年下降超过40%。国轩自产电芯有成本优势,量大还能再谈折扣
2. 系统价格:储能系统包含BMS、PCS等设备,目前20尺标准集装箱储能系统报价约1元/Wh。工商业储能项目因为规模小,价格会高10-20%
3. 技术迭代:国轩推出的L600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230Wh/kg,这类新产品价格会略高,但循环寿命能达到8000次以上
4. 政策影响:新出台的储能补贴政策对价格影响较大,现在采购部分项目能拿到0.3元/kWh的放电补贴。建议直接联系国轩销售部门获取最新报价单,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成交价往往比公开报价低5-10%。另外要注意区分电芯价格和系统整体价格,很多项目报价是不含安装的。
4.2025年储能行业价格战、关税战、将会有一大批企业倒闭
2025年储能行业价格战、关税战将导致一大批企业倒闭2025年,储能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价格战与关税战的双重夹击下,一大批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尽分析:
一、价格战: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的双重绞杀价格暴跌与盈利空间压缩:2025年,储能电芯价格已跌至0.3-0.4元/Wh,仅为2023年初的三分之一。部分企业甚至以0.417元/Wh的“自杀式”报价竞标,储能系统价格同步腰斩,工商业储能系统最低报价仅0.499元/Wh。行业毛利率被严重压缩至5%以下。产能过剩: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能达750GWh,但实际出货量仅266GWh,中国产能占比超90%,利用率不足50%。这种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了价格竞争。原材料成本下降未刺激需求增长:尽管碳酸锂价格下跌传导至终端产品,但低价并未带来需求的增长,反而加剧了无序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价格战对中小企业的致命冲击:中小企业因缺乏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被迫参与低价竞标,亏损面持续扩大。2025年初,已有3万家储能企业注销或吊销,部分企业因债务问题倒闭。
二、关税战:出海受阻与供应链重构美国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储能产品加征关税叠加至38.4%,导致采用中国电池的储能系统成本增加约50%。磷酸铁锂电池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出口压力剧增。出海策略的挑战与分化: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或技术授权绕过关税壁垒,抢占新兴市场订单。而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应对海外市场认证和本地化服务等要求,被迫退出国际竞争。
三、中小企业倒闭潮:技术、资本与政策的全面挤压技术劣势与创新乏力: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巩固优势,而中小企业仍依赖同质化的低端产能,面临习惯产线迅速贬值的风险。安全标准升级:随着安全标准的升级,技术不达标的企业被进一步淘汰。资本与政策压力:一级市场资本向新技术集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收窄。同时,“强制配储”政策终结,储能需求转向市场化驱动,中小企业缺乏参与高门槛市场的能力。
四、行业趋势:从“野蛮生长”到“头部垄断”市场格局加速集中:行业前十企业垄断超90%市场份额,头部玩家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构建护城河。技术革命与差异化竞争:钠电与液流电池等新技术崛起,成为细分市场突破口。AI与数字化赋能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故障预测准确率。政策与市场机制完善: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允许储能独立参与市场交易,增加峰谷套利收益。碳金融支持储能调峰量纳入CCER体系,但中小企业因规模不足难以受益。综上所述,2025年储能行业的洗牌本质是“技术+资本+全球化”能力的终极考验。中小企业需通过兼并重组或转型细分市场暂避锋芒,而行业将形成“头部垄断+新兴技术黑马”两极格局。这场残酷的淘汰赛虽导致大量企业退出,但也将推动行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进化。
5.电改大突破,储能终于要赚钱了!
电改背景下,分布式储能与虚拟电厂、工商业储能等模式将迎来爆发。具体分析如下:
一、电改背景与储能机遇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相关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