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300万亿历史时刻,什么概念?有何影响?

hafe10ea

时间 2024年4月13日 预览 5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0265705234842152/

首发2024-03-2521:33·熊猫贝贝小可爱

#精品长文创作季#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310篇原创文章


(3月15日)傍晚,央行公布了截至2月末的金融数据。

2月末,央行口径统计,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二月份的时候广义货币M2就是299.56万亿元,现在此时此刻应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亿。

图片来源:央行官网

中国M2无限接近300万亿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也是标志性事件。

同样的,这样的货币总量表现,也激发很多人思考和激烈讨论,其中热度最高,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

300万亿的M2,对应的钱,在哪里了?

当然,这个历史性时刻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也被很多利益关联的自媒体,用来当作炒作什么中国国内大通胀即将到来的绝佳素材,可惜,没弄出多大动静和水花来。

很现实,货币越来越多,是否就能意味着通胀加剧?

既然通胀加剧,为什么现在的CPI这么低?

理论的东西,说的再好听,在现实和压力面前,也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但是,中国M2突破300万亿这个事情,还真的不是小事,很有必要拿出来和大家,深入的聊一聊。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中国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详细梳理,结合M2突破300万亿规模的这个最新动向以及中美货币供应的逻辑对比,深入挖掘中国M2突破300万亿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意义和可能影响,并对后续中国国内经济的几个可能走向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分析和讨论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300万亿历史时刻,意味着什么?

2024年3月,央行发布了2024年2月的社融和金融统计数据。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的M2余额为299.56万亿元,同比上涨8.7%。

一月末的M2是297.63万亿元,也就是说一个月涨了1万多亿,这意味着下次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中国的M2大概率会进入“300万亿”时代。

图片来源:见图

当下的中国,很多人都在等着M2突破300万亿元这一历史性时刻。

或许不用等到央行公布,这个数字已经在悄然无声之际,就得到了突破?

人民币总量的增速,确实加速明显:

2000年末M2仅13万亿元,2013年3月达到100万亿元,新增87万亿元,花费12年时间;

2020年1月突破200万亿元,新增100万亿元,花费7年时间;2024年2月接近300万亿元,新增100万亿元,花费4年时间,速度明显加快。

实际上,之前不少机构预测去年年底可达成这一“伟业”,不过还是推迟了两个月,勉强达标。

所以,央行“放水”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300万亿元是什么概念?

与美欧日做对比:

中国M2总量是美国的两倍,接近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总和。

美国150万亿人民币,欧元区120万亿元人民币,日本60万亿元人民币,合计330万亿元人民币,与中国30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

不过,几个经济体的M2口径还是有些差异。

美国M2不包括1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存款,如果减去非金融企业的存款,中国M2大概是美国的1.4倍,也是一个惊人的数据(美式放水主要是由美联储扩表推动M1增长)。

如果M2跟GDP对比就更加明显:

根据美联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美国的M2余额为20.8万亿美元,若按照7.2的汇率换算差不多149.7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的M2达到了美国的2倍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来说货币总量与经济体规模是一一对应的,GDP越高需要用来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越多,所以观察各国M2余额多寡还要注意他们的名义GDP总量,于是我们可以将M2除以GDP总量得出每创造1元财富所需要的货币量。

中国:2023年名义GDP为126.06万亿元,最新M2为299.56万亿元,M2/GDP=2.38

美国:2023年名义GDP为27.37万亿美元,最新M2为20.8万亿美元,M2/GDP=0.76

考虑经济总量后可以发现中国的单位货币供给量已经是美国的3.13倍了。


M2是广义货币的缩写,在国内几乎涵盖了所有货币形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一年增加20多万亿元的货币总量,不能说不多。

而这样的增量速度,放眼全球,也真的是“遥遥领先”,没有争议了。

需要承认的是2022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确实实施了截然相反的货币政策。

美国不断加息缩表,联邦基金利率直接从0加到了5.5%,紧缩的货币政策体现在了M2上,如一年前美国的M2超过了21万亿美元,现在只有20.8万亿美元了。

相反,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多次降准降息,利用“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发展动力。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推广科技